新闻中心 分类>>

hth华体会.(中国)官方网站在北國冰城掘“黑金”

2023-05-26 02:04:5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华体会hth想像著店門打開後,顧客爭相排隊,甚至需要派號以免為了誰先買而起爭執,結果卻是一個顧客都沒有……6年前,哈爾濱第一家“洋果子”咖啡館開張時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,38歲的臺商鄭凱裕至今記憶猶新。

  進入哈爾濱市場之前,鄭凱裕在臺灣主學烘焙,開過小店。2008年,在臺灣和大陸南方一些城市,咖啡已成為固定需求,商業模式較為成熟,但在哈爾濱,大型連鎖咖啡店尚未進入,市場仍有很大空間。

  “哇,這裡都沒有什麼人做咖啡,太好了!現在是市場空窗期,等它發達就有錢可賺了。”鄭凱裕和朋友在到過哈爾濱一兩次後,就帶著20萬元人民幣和創業憧憬“衝”進這個北國冰城。

  “沒想到的是,衝進來後就卡住了。”鄭凱裕説。開業第一天的情景反映出當地消費者對咖啡、下午茶等生活習慣的陌生。儘管他在當地高校周邊推出1元咖啡的概念,但人們似乎更傾向於購買1元兩包的速溶咖啡。很多人不知道研磨為何物,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買咖啡喝。店裏的蛋糕比咖啡賣得還要好。

  由於自小養成的生活習慣,鄭凱裕對咖啡有很深的情結。好幾位在臺灣學習烘焙的師兄弟在大陸沿海城市創業成功,也讓他羨慕不已。他從義大利引進咖啡豆品種中的“賓士”,花了一番心思經營,但在哈爾濱卻舉步維艱。

  “咖啡拼不過啤酒,”鄭凱裕對記者感慨,起步階段他覺得可以一下開好幾家店,可現實是産品沒問題,但當地市民習慣喝啤酒、“擼串”,要讓人們一下把喝咖啡當成生活方式,並非易事。

  受挫之後,鄭凱裕改變經營策略:買咖啡送蛋糕,從當地顧客接受較快的産品入手,將店面塑造成賣蛋糕的咖啡店,用蛋糕賺錢來做咖啡,逐漸培養了一批粉絲。

  他還根據客源確定不同的行銷策略。例如,開在百貨公司的店主打廣告為“老公寄存處”,為陪妻子逛街的老公提供一個可等候的休閒處,這樣的定位很討年輕人喜歡;而開在車站的店則會以麵包、蛋糕為主要食品,以吸引行色匆匆的旅客。慢慢的,從1家店開到現在的5家,年銷售額過百萬。

  儘管市場很慢熱,但鄭凱裕捨不得放棄。工廠、店面都在當地,前期投入加上對未來的憧憬讓他選擇堅持。他説:“我總覺得會變好,就像驢子前面的紅蘿蔔,總覺得快吃到了,這種想法支撐著我一直往前走。”

  眼看顧客需求在逐步上升,消費者的習慣在慢慢養成,但讓鄭凱裕始料不及的是,哈爾濱今年突然新開了幾百家咖啡館,同質化的競爭讓市場陷入混戰狀態。

  “今年是最難的一年,我想撐過明年。”他説,風潮之後,業內必然大洗牌,到時候會倒掉一批,能撐下來就能看到不錯的前景。

  “其實這種餐食加咖啡的‘大咖啡’概念的瘋狂開業,也是我樂見的,更多的需求會被培養和累積。”鄭凱裕説,“這是一塊‘黑金’市場,一小杯黑色的咖啡賣到超過30元人民幣,這比石油都貴,形成這種生活習慣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。”

  如果要歸類,鄭凱裕很像一個哈爾濱人,能喝酒,性格豪爽,還學會了滑雪,偶爾回去臺灣甚至被當成大陸游客。他説,未來還計劃將咖啡館開到遼寧瀋陽,也希望在當地找到女朋友,把事業和家庭都放在哈爾濱。

搜索